比亚迪股票行情今日走势图,比亚迪股票股吧

创业板大科技股有哪些

创业板大科技股是指在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且主要业务为科技领域的公司。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创业板大科技股:
1. 比亚迪(002594):主要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也从事电池研发、光伏发电、电动客车等领域。
2. 华为终端(300212):主要业务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小米集团(1810.HK):主要业务为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海康威视(002415):主要业务为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也从事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领域。
5. 立讯精密(002475):主要业务为手机、PC、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高端智能制造及设计服务。
这些公司都是中国科技行业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创业板大科技股也在不断涌现,上述公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进行选择和权衡。

3月新车销量,比亚迪一口气卖了20万辆

新车销量速递!

K哥用腾势D9做封面是有原因的,3月份腾势D9一共交付了10398辆,这是一款定价33.58-46.58万元的车型,对于比亚迪来说单价已经很高了。

这件事情看起来有点魔幻,腾势被一台新能源MPV救活了。K哥心里的疑问有两个,一个是腾势这个品牌还有多少影响力?第二是岚图梦想家早于腾势D9,K哥试过梦想家也还不错,为什么做不到腾势D9的销量?

腾势最早以奔驰为导向,品牌和产品都向奔驰靠拢,比如产品纳入奔驰销售网络,腾势X对标EQC,但后来你们知道了,连对标的大哥都是个笑话。

事实上现在是比亚迪的品牌效应提升了腾势的口碑,腾势也拆分出来有了独立的销售网络,明显比在奔驰4S店里寄人篱下更像一个品牌。

传下去,奔驰不如比亚迪。

话说K哥还没开过D9,试过的朋友认为D9的产品力比梦想家要好点,特别是人性化体验,整车更舒服也更显档次。如果对比同价位的丰田赛那,D9的豪华优势更大。

两个疑问其实也是腾势品牌和产品两个优势,所以我敢说在现在的车市,绝对不能忽视“比亚迪效应”,哪怕比亚迪没在K哥的审美上。

以小见大,3月份比亚迪一口气卖了207,080辆。。。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售103419辆,纯电动方面销售102670辆,海外出口也达到了13,312辆。如果你还在想不通这么多人买比亚迪是不要钱吗?不如想想要钱才买比亚迪。

据说在秦PLUS家族里,998占据了40%的销量,K哥还去看过998的配置,是真的可以用的!并不是低价噱头。而汉也做到了油电同价,之后的销量预计还会呈现滚雪球式增长。

这时候再来看看乘联会公布的长城和吉利在新能源车型上的细分销量,长城预估卖了12,000辆,吉利好点儿,预估卖了28,500辆。你们会发现印象里比亚迪、长城、吉利都不错,但在新能源领域后面两个老大哥已经落后很多了。

有位微博汽车博主@李勇岐 提出了一个观点,比亚迪=1个吉利+2个长城

这里引用他的原话,2023年,比亚迪全年的营收相当于1个吉利+2个长城,净利润超过了吉利、长城的净利润之和,在三家创始人中,年纪最小的王传福一跃成为了大哥,而吉利痛失“自主一哥”宝座。

虽然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的业绩发布会上多次使用“创纪录”、“创历史新高”等词来描述业绩,但在比亚迪实实在在的业绩面前,这些词成了两个老大哥的遮羞布。

这还只是表面的销售成绩,销量背后的研发投入,比亚迪也远超长城和吉利

其实如果你们了解过一些整车制造,会发现“研发投入”才是恐怖的竞争力。举个例子,丰田的验证码虽然失败了,但丰田的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一直是很高的。

拆分来看,丰田在2023年的研发投入资金达8691.3百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52亿左右,丰田在固态电池上的专利数量排名第一,总计1331件,是第二名松下控股的3倍,而固态电池又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

说研发投入等于核心竞争力也没有错,除了一台老头乐卷走66亿元的赛麟

回过头来看比亚迪,去年投入研发资金202.2亿元,研发占营收比重为4.8%,研发增速90.3%,看得出随着比亚迪销量规模的增加,研发投入也在同步跟进。

从占比来看,其实吉利和长城都不低,2023年吉利研发占营收比重为4.9%,增速23%,长城研发占营收比重为8.9%,增速34.3%。

但体量就都跟不上比亚迪了,吉利去年投入了67.6亿元,长城投入了121.8亿元。

嘿,去年吉利和长城营收差不多,研发投入却比长城低很多,难怪极氪能租下杭州的地标大楼。

别说如果你从庆春隧道出来,一眼就能望到这栋超级大厦,真的很有排面!

总结一下,隐藏在背后的研发投入其实也是一面明镜,比亚迪一口气卖了20万辆总归是有原因的。

新的技术和专利的累积,又会产生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成本可控也是一方面,像998这样的车型越多,比亚迪的市场会更大。

糟糕,又是对比亚迪股票心动的一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公里每小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股票比亚迪今年最高价是多少?今日股票行情 比亚迪?比亚迪今年涨了多少...

当十字星出现在K线图的相对高位时,该十字星称 为暮星;当十字星出现在K线图的相对低位时,该十字星称为晨星。综合K线型态,其代表多空力量有大小之差别,以十字星为均衡点,阳线为多方占优势,大阳线 为多方力量最强,阴线为空方占优势,大阴线为空方力量最强。应该注意的是,投资者在看K线时,单个K线的意义不大,而应与以前的K线作比较才有意义.

股市今日行情走势比亚迪?比亚迪公司行业分析?比亚迪股票最新订单?_百度...

这个得看怎么约定的.
如果他只是借了你的钱,而你不承担赔钱的风险,即如果赔钱了,你男朋友还是得还借你的钱.你是不应该分红利的.
如果你们是合资投资,共同承担风险,即赔钱的话他不需要承担你的损失.
那么你应该分得红利.
分得红利的比例应该不超过你的钱在投资纳祥总额中所占袭茄态的比例.
如果所有钱都是你出资的话,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你7他3.
这是股市正常操盘手的分成比例.
实际他是你男朋友拍源,估计也只是口头协议.所以很难界定.
如果你只抱借钱的心态,赔了也得还你的话,那你不该去想分红利的事情.
而如果你是想把钱交给他投资,那是得考虑回报的问题.
这还是心态的问题,如果你觉得提前说好是见外的话,你为什么还要
想分红利的事呢?
爱人之间牵扯到金钱就是道德上的事情了.这个我可没办法帮你评
价.
只能说从法律程序上说,是这样的.
如果他爱你,你给他要,我想他会给你的,多与少而已.

比亚迪的股票怎么样

厉害!太厉害!

比亚迪股票基本面分析2023

2023年中国股市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比亚迪作为市值最高的整车公司之一,股价涨幅也比较大。截至本文撰写日(2023年12月10日,下同),比亚迪a股股价为301.42元,今年以来涨幅为55.25%;如果以2023年比亚迪a股最低价46.61元为基数,不到两年股价上涨546.69%。 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营业收入等核心业绩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当年营业总收入达1451.92亿元,同比增长38.25%;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下降28.43%。在比亚迪股价大幅上涨的同时,其盈利水平却没有明显改善,这就引发了人们对比亚迪“增收不增利”的质疑,以及其股价是否被高估。 根据比亚迪不同业务板块所处的行业和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预测,探讨比亚迪的估值模型和2023年的估值。本文认为,比亚迪应该采用“分部估值法”对不同的业务分部进行估值。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业务,要按照市销比进行评估。因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投资比亚迪的确定性,而不是试图证明投资比亚迪的高弹性或高回报率,所以在估算营业收入、PS值等关键指标时,应该采取保守的方法。 根据上述估值原则和方法,在悲观、中性和乐观条件下,2023年比亚迪整体估值分别为10400亿元、12992亿元和15585亿元,对应的股价分别为357.27元、446.31元和535.38元。对比本文发表之日比亚迪a股股价,预计2023年比亚迪股价在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况下分别上涨18.53%、48.07%、77.62%。 一、估值模型基础知识 在对比亚迪进行估值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该采用不同的估值模型。 以下常用估值方法引自知乎: 1.资产导向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为主,利润估值为辅。 2.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利润估值为主,净资产估值为辅。 3.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量、市场份额为长期考量,以市场销比为主要考量。 4.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份额为长期考量,注重市场销售比。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只能用利润(PE,即市盈率)来估值。相反,如果所有企业都必须按利润来估值,那估值就太简单了。巴菲特曾经说过,“一个投资者只需要学会两个功课:如何理解市场,如何对市场进行估值。”如果估值这么简单,那么炒股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显然,我们都知道炒股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有些企业不以利润来估值,而是以价销比来估值呢?这是因为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利润水平差别很大。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萌芽阶段或成长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R&D费用做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厂和购买生产设备,建立营销和服务网络,投入大量的市场费用进行市场推广。但此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企业的产品成熟度和品牌影响力还比较差,所以销售收入还比较少或者还处于缓慢爬坡阶段。现阶段,一方面各种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必然导致利润率降低,甚至亏损。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企业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高,头部企业的销售规模会迅速放大,边际成本会随着规模的发展逐渐降低,然后利润率会逐渐提高。因此,对于高速增长但利润不稳定的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通常采用市销率进行估值。 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销量和利润曲线图如下(红框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业务目前所处的阶段,即成长期): 二、比亚迪的估值模型 在对比亚迪进行估值之前,一定要对比亚迪不同业务板块的行业、发展阶段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不同业务板块的估值模型。 根据比亚迪2023年半年报中的描述,比亚迪的业务包括汽车、半导体、手机零部件及组装、充电电池及光伏、轨道交通等业务。其中,汽车业务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含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商用车(含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商品物流车、纯电动叉车、纯电动智能自卸车等。)和传统燃油车。从收入构成来看,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占52%,充电电池和光伏占8%,手机零部件、总成及其他产品占40%。 比亚迪的业务板块众多,不同板块的行业和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组装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也不同。首先要确立“分部估值法”的原则,即对比亚迪的不同业务分部分别进行估值,汇总后即为比亚迪的整体估值。根据比亚迪不同的上市主体(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和业务板块,我们可以将比亚迪的业务拆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按照不同的估值方法进行估值: 1.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按市销比估值; 2.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按市销率估值; 3.传统燃油车业务,估值为0(比亚迪预计将很快退出该业务); 4.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以市销率估值; 5.Foday为备件业务,估值为0(估计目前外供业务量较小,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营收数据); 6.比亚迪电子(手机零部件及组装、电子雾化产品等业务。)已经上市,按照预测市值估值; 7.比亚迪半导体(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半导体制造及服务等业务。)拟在创业板上市,按照预测市值估值; 8.轨道交通、光伏等业务按预计累计投资额估值。 注:以上第6项,比亚迪电子已在港股上市(股票代码285);上面提到的第七家比亚迪半导体,计划2023年上半年在创业板上市;其他业务属于比亚迪总公司或其他子公司。 三。2023年比亚迪估值 我们根据以下原则和方法对比亚迪进行估值: 1.采用分部估值法; 2.对于以价销比(PS)进行估值的业务,在简要分析比亚迪竞争力和业务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结合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价销比预测PS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23年的预测业务收入计算估值。 3.因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投资比亚迪的确定性,而不是试图证明投资比亚迪的高弹性或高回报率,所以应该采取保守的方式来预测PS值。 我认为,价销比估值法是一种间接估值法,因为企业的最终价值来源于其盈利能力,所以在采用价销比估值法时,要考虑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在我看来,创新型科技公司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关于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我曾经在2023年6月15日写过一篇题为《投资比亚迪的核心逻辑》的文章。其中的核心思想仍然适用于目前对比亚迪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比亚迪目前的竞争力远远超出了我写这篇文章时的预期。以上“投资比亚迪的核心逻辑”链接如下:网页链接。 采用以下分部估值法对比亚迪2023年各业务分部进行单独估值。 (1)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估值 1.1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新能源乘用车全球销量数据,2023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全球统计排名中,比亚迪位列第二,仅次于特斯拉。如下图: 2023年10月月度统计,比亚迪高居榜首,特斯拉降至第二。如下图: 根据上述2023年累计数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二;根据2023年10月的月度销量数据,比亚迪销量全球第一。是数字神的语言(意思是最客观)。以上销售数字充分体现了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从核心技术来看,比亚迪的叶片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以及被誉为“下一代纯电车摇篮”的DMi平台和E平台3.0,技术竞争力突出,优势领先。在产品力上,比亚迪乘用车覆盖纯电动和超级混动两大系列。车型包括轿车、SUV等车型,价格从8万元到30万元不等,覆盖了90%以上的市场需求。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很多车型供不应求,销量遥遥领先除特斯拉以外的所有竞争对手。综合分析产品竞争力、产品覆盖面、产能、品牌影响力等因素,我认为比亚迪很有可能在2023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1.2 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收入预测。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3年11月产销快报,2023年1-11月,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500922辆,其中11月销售90121辆。预计2023年比亚迪将销售6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其中2023年12月预测销量将超过10万辆。 预计2023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突破10万辆。考虑到合理的环比增长,预计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万辆。按照15万元的ASP(平均售价)(与2023年ASP预估值相同)计算,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收入将达到2250亿元。 注:比亚迪2023年宣布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0万辆,随后又将销量目标下调至120万辆。我们的分析可能是基于预期管理层的考虑,有意调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 1.3标杆企业当前销售率数据。 由于比亚迪将于2023年基本退出燃油车业务,成为纯新能源车企,本文选取纯新能源车企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作为标杆企业。截至本文撰写之日,上述四家企业的市值、PB、PE、PS数据如下: 以上四家企业的简单平均PS为:14.93。 1.4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估值。 从理论上讲,由于比亚迪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弱于特斯拉,但高于蔚来、小鹏和理想,比亚迪的估值水平应该介于特斯拉和其他三家之间,14.93的PS比较合适。但由于这些企业的PS可能被严重高估,本文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个等级确定PS,并对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进行评估。下表: (二)新能源商用车业务估值 2.1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包括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商品物流车、纯电动环卫车、纯电动叉车、纯电动智能自卸车、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纯电动拖拉机等。 根据比亚迪2023年年报,“集团推出的纯电动公交车和纯电动出租车已在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成功运营,为洛杉矶、伦敦、阿姆斯特丹、悉尼、、京都、吉隆坡等城市带来绿色公共交通解决方案。” 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之一,产品布局全面,具备一定的全球化运营能力。 2.2 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收入预测。 根据比亚迪2023年年报,比亚迪2023年销售商用车6651辆,销售收入69.73亿元。 在比亚迪2023年的商用车销量中,销售了6050辆客车和601辆其他商用车。如下图: 比亚迪2023年商用车销售收入约为69.73亿元,如下图所示: 考虑到比亚迪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布局较早,产品线全面,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逐步从乘用车扩展到商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也将快速增长。预测2023-2023年比亚迪商用车将保持50%的复合增长率。以此计算,2023年比亚迪商用车销售收入预计为: 69.73×150%×150% = 157(亿元) 2.3标杆企业当前销售率数据。 本文选择宇通客车作为标杆企业。宇通客车官网介绍,“宇通客车是中国客车行业上市公司(SH.600066),集R&D、客车产品制造和销售为一体。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公交、客运、旅游、团体、校车、特殊出行等细分市场。截至2023年底,宇通累计出口客车超过7万辆,销售新能源客车14万辆。大中型客车多年来畅销世界各地。” 截至本文撰写日,宇通客车市值、PB、PE、PS数据如下: 注:市销比由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计算的市销比1.57换算成全年市销比。 2.4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估值。 本文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个等级确定PS,对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进行估值。下表: (3)传统燃油汽车业务的估值 从2023年开始,比亚迪的燃油车业务逐渐萎缩。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3年11月产销快报,2023年1-11月,比亚迪共销售燃油车131181辆,其中11月销售7121辆。2023年11月,比亚迪燃油车销量占当月98340辆整车销量的7.24%。 考虑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比亚迪燃油车销量的逐月下滑,以及比亚迪DM和DMi车型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预计2023年比亚迪将基本放弃燃油车业务,因此2023年比亚迪燃油车业务估值为0。 (4)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以下简称“电池业务”)估值 4.1比亚迪电池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目前量产最好的动力电池,原因如下: 1.与同行业磷酸铁锂电池相比。 叶片的能量密度是已经量产的磷酸铁锂电池中最高的。 1)汽车续航能力对比。比亚迪采用2023技术的blade电池的“汉”续航已达605公里。作为标杆产品,特斯拉2023年发布的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续航556公里,“汉”续航里程领先约9%。 SUV续航能力对比。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申报信息,采用2023技术的刀片式电池的比亚迪“唐”续航已达700公里。特斯拉2023销售的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Y作为标杆产品,续航545公里,“唐”领先28%左右。 上述基准车型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由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其他企业中可以算是比较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虽然评价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包括电芯密度、电池组密度等不同的评价指标,还有重量密度、体积密度等评价指标,但在保持车型正常(外观正常,不侵占用户实际可以使用的空间)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可以看做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综合指标。毕竟这是用户能够实际体验到的关键指标。我们认为特斯拉的电机、电控等技术应该不弱于比亚迪。因此,上述续航里程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差异。 2.与三元锂电池相比。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包括:更长的电池寿命、最快的充电速度、最佳的低温性能等。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包括:更好的安全性、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循环次数、更少的资源限制等。(比如用于三元锂电池的钴,世界已探明的经济可开采储量只有710万吨,只能作为950亿千瓦时电池;而2/3的钴矿依赖于非洲的刚果金)。 同行业刀片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的比较: 1)耐力。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已经达到足够高的水平(比如2023款比亚迪唐已经达到700公里),随着充电网络的逐步完善和快充技术的广泛采用,高续航的边际效用递减,高续航的三元锂电池只对追求极高续航的小众车型意义重大。通俗地说,三元锂电池即使续航达到1000公里,除非解决了安全和成本的问题,否则实质意义比较小。 2)充电速度。理论上三元锂电池的充电速度更高,但随着800V快充技术的应用,充电速度的实质性差异已经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3)低温性能。根据比亚迪近期进行的冬季测试,由于采用了全新的热管理技术,续航405km的海豚时尚版,在平均环境温度-7℃ ~ 4℃的续航测试中,续航实现率高达81%,充满电续航超过330 km。低温续航比同级机型高出2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非常接近三元锂电池的低温性能。 4)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成本、循环次数和减少资源限制方面比三元锂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 3.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相比。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技术路线迭代很快,但一般认为,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纳米离子电池,以及其他技术路线的电池,至少在3到5年后才会大规模量产和应用。从专利申请等信息来看,比亚迪在这些技术路线上也有充足的技术储备。 刀片式电池与其他电池的对比总结: 综上所述,在国内补贴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国外补贴政策有待观察),磷酸铁锂电池必将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三元锂电池将逐渐只应用于追求超长续航的小众车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有非常好的市场竞争力。 4.2 2023年比亚迪电池业务收入预测。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3年11月产销快报,2023年1-11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32.873GWh,其中2023年11月装机容量为4.883GWh,预计2023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38GWh。 预测比亚迪2023年规划产能约165GWh,电池装机容量保守估计70GWh,其中外供约20GWh(含储能);预计装机容量约80GWh,其中约30GWh外供(含10GWh储能)。本文以中位数75GWh作为2023年比亚迪电池装机容量的预测数。 注:以上预测数据引自雪球用户“开心自在”2023年11月12日发表的文章《比亚迪近期概况及2023年展望》。文章链接:网页链接。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11月30日发布的消息,2023年纯电动汽车(ev)配备的锂电池价格可能出现调查开始以来的首次上涨。2023年为每千瓦时132美元,仅比上一年低6%。预计2023年将升至135美元。按照上述标准,2023年电池价格约为0.86元/Wh。 考虑到上述价格可能包含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而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相对较低,再考虑到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因素,本文以0.77元/Wh计算出比亚迪2023年电池业务的营业收入,即578亿元。如下所示: 0.77元/Wh X 75GWh = 578(亿元) 4.3标杆企业当前销售率数据。 本文选取a股上市的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作为标杆企业。 截至本文撰写之日,上述两家企业的市值、PB、PE、PS数据如下: 注:营销率简单来说就是由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计算的营销率换算成年营销率。 以上两家企业的PS简单平均值为:12.67。 4.4比亚迪电池业务估值。 从理论上讲,由于目前比亚迪电池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弱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高于郭萱高科,比亚迪的估值水平应介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之间,12.67的PS较为合适。此外,由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较快,比亚迪电池业务继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给予其相对较高的估值。但由于标杆企业的PS可能被严重高估,本文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个等级确定PS,并对比亚迪电池业务进行评估。下表: 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电池业务很大一部分是内部销售,也就是直接供应给比亚迪汽车子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这部分的销售收入将被合并,不会反映在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中,而只会在合并报表中反映外供部分的营业收入。但由于其他车企和作为标杆企业的电池企业基本不会同时生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其PS只针对单一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或电池业务,所以本文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和动力电池业务分别按照PS进行估值。 (5)福迪零部件业务估值 2023年3月,比亚迪宣布成立福特电池有限公司、福特远景有限公司、福特科技有限公司、福特动力有限公司、福特模具有限公司五家福特公司,分别对应动力电池、汽车照明、汽车电子、动力总成、汽车模具,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所有核心领域。未来,福特企业可能会独立出来,为汽车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零部件。 目前福迪的企业业务量还是比较小的,相关业务可能会纳入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或者电池业务。本文暂将福迪的备件业务估值为0。 本文的目的是将福迪的零配件业务单独列出,以提示该业务的增长潜力和比亚迪市值继续增长的潜在机会。 (六)比亚迪电子的估值 由于比亚迪电子已经上市,本文根据16家机构在富途软件上预测的平均目标价计算2023年比亚迪电子的估值,并根据比亚迪持有的股权比例计算这部分业务的估值。 截至2023年11月18日,富途软件上已有16家机构预测了比亚迪电子的目标价,目标价最低26.440港元,目标价最高65.400港元,目标价平均44.542港元。 按照上述平均目标价,2023年比亚迪电子的估值为1003.53亿港元。如下所示: 2.53亿股X 44.542港元/股= 1003.53亿港元。 持有比亚迪电子14.82亿股,占比65.75%,对应估值659.8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39亿元。 在上述估值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悲观、中性、乐观的方法,对比亚迪2023年持有的比亚迪电子股份分别评估为431亿元(0.8系数)、539亿元(1.0系数)、647亿元(1.2系数)。 (七)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IPO申请,预计2023年上半年在创业板上市。本文根据比亚迪半导体的发行价和比亚迪持有的股份数量,计算出比亚迪持有的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 根据CicC编制的《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比亚迪半导体是一家高效、智能、集成的半导体供应商,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和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电、光、磁信号的传感、处理和控制,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汽车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进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比亚迪致力于共同构建中国汽车级半导体产业创新生态,助力实现中国汽车级半导体产业自主、安全、可控、全面、快速发展。 根据上述招股书,2023年,比亚迪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14.41亿元,扣非净利润3184.44万元;2023年1-6月,比亚迪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扣非净利润16399.34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总资产为452,533.90万元,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42,898.31万元。 根据上述招股书,比亚迪半导体拟募集资金26.86亿元,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5000万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按照常规理解,IPO后,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约为268.6亿元。 在比亚迪半导体IPO和发行新股之前,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0%的股份。比亚迪半导体IPO后,预计比亚迪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65.07%。届时,比亚迪所持比亚迪半导体股份的估值约为175亿元。如下所示: 268.6×65.07% = 175(亿元) 在上述估值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悲观、中性、乐观的方法,对比亚迪2023年持有的比亚迪半导体股份分别评估为140亿元(0.8系数)、175亿元(1.0系数)、210亿元(1.2系数)。 (八)轨道交通、光伏等业务的估值。 比亚迪的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被视为比亚迪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致力于为全球光伏发展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作为比亚迪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亚迪的轨道交通和光伏业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由于财报中没有单独披露轨道交通和光伏业务的财务数据,我按照预计累计投资额对比亚迪的轨道交通、光伏等业务进行估值。 比亚迪官网显示,仅云轨项目,比亚迪就投入了50亿元。据非正式消息称,比亚迪在轨道交通和光伏项目上投资了数百亿元。按照悲观、中性和乐观的方法,本文对比亚迪轨道交通、光伏和其他业务的估值分别为160亿元(0.8系数)、200亿元(1.0系数)和240亿元(1.2系数)。 (九)2023年比亚迪整体估值 综合上述分部估值结果,在悲观、中性和乐观条件下,比亚迪2023年整体估值分别为10400亿元、12992亿元和15585亿元。如下所示: 截至本文发稿日,比亚迪a股股价为301.42元,总市值约8775亿元(此处h股等于a股计算总市值,下同)。根据本文预测,2023年比亚迪整体估值为1.04万(悲观)、12992亿元(中性)、15585亿元(乐观),对应股价分别为357.27元、446.31元、535.38元。预计2023年比亚迪股价分别为18.53%和48.00元。 四。比亚迪估值的其他参考数据 (1)券商对比亚迪的估值 以下是近期部分券商发布的关于比亚迪营收预测、盈利预测、估值的数据: 注:招行国际市值预测按港股目标价425港元计算,花旗银行市值预测按a股目标价461元、港股目标价536元计算,美国银行证券市值预测按目标价372港元计算。其他数据直接引自相关研究报告。 (2)比亚迪过去一年的定价 1.2023年1月,比亚迪以每股225港元(折合人民币183.71元)的价格增发1.33亿股h股。据悉,本次增发,高瓴资本有意以更高的金额参与认购,但并未得到比亚迪方面的积极回应,最终确定为2亿美元。可以合理推测,投资机构对比亚迪本次发行的价格认可度较高。 2.2023年11月,比亚迪以每股276港元(折合人民币225.35

返回顶部